“收割”了全国优秀大学生, 深圳还需要办好本地高校吗?( 五 )

201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签三方人数最多的单位中,华为、腾讯、网易和阿里巴巴赫然在列,而再往前回溯5年,前五基本被国字头单位所垄断。

民营经济和IT产业发达的深圳,迎来了“春天”。2015年到2018年,深圳接收的毕业生数量分别为7.1万、8.09万、10.11和10.8万,人数逐年创新高。

但可以看到的是,深圳历年引进的毕业生数量,仍与北上广三地在校大学生数量有较大差距。

甘洁表示,一个地区要想真正实现科技创新集聚,需要一个生态体系,而这个生态体系中首先要有优秀的大学。

这也是为什么,对外来人才具有高吸引力的深圳,仍然需要在本土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目前,深圳正在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通过产学研高效转化的创新优势,形成深圳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深圳南山区提出,在西丽湖科教城探索建设“香港科学城”,争取引进香港大学设立深圳校区。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梁永生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高等教育是一个培育人才的基地,深圳现在大学越来越多了,未来还会继续增加,包括创新创业学院,这些短板都在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