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节启幕“嘉年华”上尽显小创客风采( 五 )

实践工作站项目特色之一,就是在全市各区设点布局,架构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2-27-108”三级管理体系。即上设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2个市级总站;中设由19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1家高校附属三甲医院承担的27个实践工作站;下设由84所市区级实验性示范高中、16家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5家科普场馆、1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家环境监测站、科研院所组成的108个实践点。

实践工作站汇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力量,采用纵横交织的形式,设计基础课程和研究课程。基础课程以科学研究的应知应会为纵轴,开设科学探究意义、方法和实施,实验室安全教育及仪器设备的认知与使用,实验数据处理,实践参观等课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研究课程以工作站的学科特长为横轴,开设生物学、医学、化学、计算机、环境、数学、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天文等12大类课程,通过讲座、实验、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注重实践、激发兴趣、培育创新。第十二届青少年创新峰会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老师们与天文学创新工作实践站学生们带来了一幕情景剧,展现了学生们在实践站里的学习过程,以及老师们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据悉,创新工作实践站模式也将随着上海中考改革的脚步,向初中学段推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