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经济”为啥这么火?( 三 )

意见领袖兜售“人设”

专家指出,消费结构变化的同时,消费行为也从保障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到追求生活方式、生活个性的精神跃迁。对不少年轻人来说,“种草”不止是停留在功能的选择上,更像是消费者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个性态度以及品牌背后所代表的符号化意义。

“我比较喜欢欧美风,平时买衣服的时候会在微博上搜搜与这类风格类似的几个时尚博主的微博,推荐的内容合我心意就会记下来。我想成为真实又有宽阔眼界的人,所以时不时就会关注下蒋方舟等明星博主最近在读什么书,在关注什么,在追寻别人足迹的过程中塑造理想型的自己。”在江苏工作的姑娘黄杨认为,“种草”也是重塑自己的过程。

作为一个既有内容又有社交的“种草”平台的代表,“小红书”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分享自己的日常,形成虚拟的社交圈。除了普通网民分享的内容以外,一批影响力强的意见领袖在分享笔记或推荐商品时往往能够得到较大的关注量,甚至能够形成相关领域的潮流趋势。

“比如,逛街买衣服之前,我都要在‘小红书’上做好功课,看一看相关品牌的穿搭笔记,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风格。再如,我要买单反相机,知乎上就会有很多专业性的参数解读,一个问题常常会有好多用户来回答,让我这个相机‘小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相机。”刘晓敏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