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如何拼杀科创板筹资30亿?“智慧能源”营收贡献低,组件老大转型路远( 五 )

2018年,天合光能的营收为250.54亿元,较2017年的261.59亿元,下滑4.22%;净利润为5.56亿元,较2017年的6.04亿元,下滑7.95%。

多元化能否成功

光伏平价上网“倒逼”光伏制造端降价,令曾经的“光伏组件”老大哥天合光能思索多元化发展。

2014-2015年,天合光能曾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2016年被晶科能源反超,且差距逐渐加大。据采访人员了解,在国内外市场巨大潜力的吸引下,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光伏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受行业技术进步及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光伏组件价格多年来持续下降。

受行业竞争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价格与成本的下降影响,天合光能组件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2016年-2018年,其组件毛利率分别为17.79%、15.28%和16.53%。

天合光能也直言:“虽然当前市场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如果光伏组件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同时公司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及费用率水平,公司将面临组件产品毛利率下降、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政策研究部主任彭澎告诉《华夏时报》采访人员:“国内光伏企业目前主要的一个困境是,制造端的光伏企业在早期投资了大量的电站,沉淀很多资金导致资金成本的压力会很大;其次是,组件制造企业其未来可能还要面临组件价格下降的压力,以及进一步削减成本,但是这个压力要远远小于持有电站的融资压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