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如何拼杀科创板筹资30亿?“智慧能源”营收贡献低,组件老大转型路远( 六 )

彭澎进一步表示,光伏开发企业最大的压力还是补贴拖欠,补贴拖欠的解决方案在短期内暂时还看不到,因此融资能力较弱的企业不建议长期持有光伏电站。

而作为掌舵人,高纪凡早在数年前就开始考虑转型。目前天合光能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于光伏产品(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光伏产品和电站业务)及智慧能源业务(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和发电业务与运维)。

2016年-2018年,天合光能主要收入来自光伏组件的销售,光伏组件占营收业务的比例分别为93.04%、85.16%和59.81%。

对于2018年组件对于营收贡献率大幅下跌,则由于天合光能战略定位逐渐向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延伸。

“在保持现有光伏组件产品竞争力及行业地位的前提下,持续重点发展光伏系统、智慧能源等业务。”天合光能方面表示。

此外,2018年天合光能电站业务收入达到73.40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上升至30.60%,主要由于天合光能将光伏电站出售数量持续增加所致。

“未来3年,天合光能将不断巩固和提升光伏组件业务在全球市场的品牌领先地位,加大光伏系统业务发展力度,并且积极在智慧能源业务方面开拓创新,推动能源向碳化、分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引领新能源发展潮流,努力成为光伏智慧能源的引领者。”天合光能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