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维修为何频遇“大收费”?

小维修为何频遇“大收费”?

袁心三正在自己经营的便民维修店给顾客配钥匙。 本报采访人员 曲欣悦 摄

装一扇纱窗动辄近200元,修电器还需交50元的上门费,修改裤脚要花费50元……近来,有许多人发现,城市中的小维修往往会遭遇高收费,东西坏了到底修不修,找谁来修也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

小维修为何会有“大收费”?三位在北京从事便民维修的师傅告诉《工人日报》采访人员,越来越多的维修师傅开始入驻互联网平台扩大生意,但平台提取利润、物价上涨,以及从业人数的减少都使得收费在不断提高。从事便民维修的师傅为了提升收入,也在努力扩大自己的业务面,提升服务含金量。

换纱窗师傅:缴纳上万元平台广告费

“换纱窗、纱门,清洗油烟机……”这样走街串巷的吆喝声曾经是不少居民共同的回忆。但如今不少人都发现,在家附近骑着三轮车吆喝的师傅越来越少了。

“原来修纱窗这行还会开店铺,现在大家都把联系方式挂在了网上。”随着夏季的到来,从事换纱窗的吴学斌又迎来了自己的订单旺季。为了扩大订单量,吴学斌每年要给入驻的互联网平台缴纳上万元的费用,“交的多,顾客搜索时就能更容易看到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