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遥歌:视助人寻亲为拐杖支撑自己生活的希望( 四 )

“当然可以。” 他得到了肯定的回复,顺利加入到“宝贝回家”寻亲志愿者队伍。

那一刻,郭松林鼻子一酸,忍不住哭了,“原来我也可以帮助别人。”

遥歌这个名字,正是加入“宝贝回家”时他特意给自己取的,“遥远的歌声”,寓意父母对孩子回家的呼唤。

从加入“宝贝回家”开始,他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比对和扩散寻亲信息,与寻亲者电话沟通,帮当事人出主意寻人。如果发现登记的父母寻子与孩子寻家的信息相似,便再次一一核查细节,通知当事人做DNA采集。他给自己定好每天的目标,“今日事今日毕,完不成便不睡觉”,这份志愿工作成了他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从寻人到整理案例,再到成为家寻板块的版主,遥歌坚持了8年,已然成为宝贝回家志愿者中的“元老”。有些志愿者会因为无法寻亲成功而感到挫败,中途退出了志愿者组织,而遥歌却正是因为数不清的“挫败感”坚持了下来。“可能更加理解那种失去亲人的心情吧,也更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和开解他们”。

宝贝回家的工作人员长期通过电话和网络跟遥歌联系,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体状况,也没人知道他的所有志愿服务工作都是躺着完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