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医疗的数字化下半场:既要秀肌肉,又要拼落地( 十 )

据雷锋网了解 , 为了做好产品的更新迭代 , GE医疗专门有一个专家咨询会 , 在产品还没有成形 , 甚至只有一个想法的时候 , 专家就会介入进行探讨 , 一些新产品研发的专家咨询会可以达到十次 。

另外 , 为了提高迭代的速度 , 戴鹰总结出了几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应用软件行业所用的方式 , 把团队的尺寸做小 , 把它做成多个团队分工的体系 。

第二种 , 用更多的软件去替代硬件要干的活儿 。 因为软件的迭代是比硬件更快 , 硬件迭代要做出一个样品 , 要比软件花更多的时间 。

第三种 , 硬件不可能完全被替代 , 既然要有硬件存在 , 团队可以统一硬件的架构 , 让它“平台化” , 核心架构的一次创新可以带来不同种类产品的创新 。

戴鹰现在给团队的要求是:从立项到拿到NIPA的注册证 , 一款医疗设备的新品研发周期要小于18个月 。 他说到 ,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

目前 , 骨科和外科用的C形臂 , 还有两种类型的超声设备都已经在这个规划的思路下落地 , 这几款产品也在这次展会上进行了展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