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主芯片胜算几何?中国芯片产业路在何方?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五月。在中美贸易战日趋严峻的情势下,本月17日,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发布“备胎转正”声明,表示华为早已准备好自主芯片;2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了多家中国媒体的采访,也提到芯片备胎的重要性。

此时,回头再看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教授日前关于芯片的演讲,或许能加深我们对芯片技术的理解。在下面这个演讲中,魏教授介绍了芯片技术的发展历程,深度解读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瓶颈和前景。他的演讲,将激发我们的更多思考。

演讲 | 魏少军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芯片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小到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大到5G、物联网、云计算,全部都是基于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如今芯片越做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它会不会很快达到极限?我国芯片需求极为旺盛,但是整个芯片产业却还没有进入世界第一梯队,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我国芯片产业的现状怎样分析观察?能否后来居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