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这个最具争议的二次元IP,居然被国内团队改成了手游( 二 )


而《兽娘动物园》的争议 , 可比一般意义上的手游、动漫IP , 要厉害得多 , 在平成年期间 , 甚至说至今为止的动画历史上 , 还没有哪部动画能超越《兽娘动物园》第二季的「最烂」地位 , 这一恶名也深深影响了国内动漫爱好者对它的看法 。
这让我忍不住疑问:在当今的国内环境里 , 拿这样的IP做手游真的值得吗?
一个死灰复燃的小众IP
对于不了解《兽娘动物园》的朋友可能很难想象 , 到底怎样的经历才能让一部火爆全网的作品 , 成为「平成最屑动画」 , 至今无人超越(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建议直接看第三部分) 。
这个系列企划由日本Kemono Friends Project(KFP)发起 , 在2015年到2017年动画播出之前都不算知名 , 甚至可以说过得比较惨 。 《兽娘动物园》最早推出的同名手游 , 在2016年底就宣布了停服 , 同期的衍生漫画也于2017年3月暂时完结 , 网友惯用的说法是「腰斩」 。
在2017年初播出第一季动画的时候 , 自然没多少人关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众IP , 事实上在前三集播出完以后 , 观众的反响也很平淡 , 直到第四集播出之后 , 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兽娘动物园》的粉丝 。
尽管动画看起来就知道制作组十分贫穷:看似简陋的3DCG、略显僵硬的动作 , 以及前期甚至有些尴尬的配音 。 但动画的剧情在铺垫一段时间以后 , 越来越引人入胜 。
第一季动画里 , 人类主角「小包」失去了记忆 , 出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 而他一路上遇到的 , 都是长着野兽四肢、耳朵、尾巴的兽娘 , 她们会自称某某朋友(xx friends) , 由于没见过人类 , 兽娘们把小包也当做了兽娘 。
兽娘们出于种族天性 , 多少有一些擅长的能力 , 会爬树的、打架厉害的、能飞的、水性好的、爪子上肉垫很耐热的……但是身为人类的小包什么特殊能力也没有 , 总被大家吐槽很弱 。
然而动画用类似公路电影的思路 , 让小包借助自己善于思考的特点 , 与兽娘们各自的天生优势配合 , 解决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 。 这种手法渐渐点出了这系列作品「动物朋友」的本意 , 与此同时 , 兽娘为何出现 , 小包到底是什么「动物」 , 世界到底怎么样了的问题 , 开始被一层层的信息所揭开 。
从动画的第四话开始 , 一个废土世界观和看似乐园的动物公园世界 , 以及迷之生物的入侵 , 都有节奏地呈现了出来 , 细节一环扣一环 , 还总能吊人胃口 。
在大制作烂番不少见的日本动画业界 , 这样用心构筑世界、讲故事、塑造人设的小成本作品 , 反而更加难得 , 就连动画里科普动物的环节 , 制作组也进行了细致的调研 。 动画暴涨的人气 , 让其监督たつき(驼鹿监督)为了这部动画投入500天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 也成了粉丝间流传的一段佳话 。
这期间 , 关于兽娘动物园的一切似乎都成了流行 。 推特上 , 粉丝在刷角色们的口头禅 , 在互相以梗识人 , iTunes上动画的主题曲登上了综合榜第三位 。 网络上 , 无数的人在跟随动画的指引 , 分析兽娘们所在的加帕里公园的各种细节 , 考据分析接连不断 。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 兽娘动物园第一季动画不仅仅是一部靠「努力」背书的作品 。
在剧情的高潮 , 主角团一行人面对强大的敌人 , 都打破了自身或源于本性、或源于情绪的束缚 , 得到了进一步的成长 。
薮猫学会了人类的智慧 , 不再单纯依靠蛮力 , 而是用烧着的纸飞机 , 吸引了怪物的注意力;小包不再是一个说着「不要吃我」的被保护者 , 锻炼出了为朋友果断挺身而出的勇敢一面 。 最终 , 所有朋友团结到一起 , 打败了强敌 。
而人与动物 , 在这一刻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相学习、互相保护 , 相互支撑对方成长的挚友 。 某种意义上说 , 二次元人是孤独的 , 《兽娘动物园》第一季动画呈现出来的内涵 , 对这样的用户来说 , 无疑是特别耀眼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