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一位外国“圣人”, 他是华为5G最重要的顶梁柱( 四 )

直到华为在极化码的基础上开发出5G通信技术后 , 迎来了至关重要的5G标准投票——若能取胜 , 就能掌握5G通信网络的话语权 。 在去年的5G标准投票中 , 华为推崇的极化码 , 受到了美国高通公司的阻击 , 高通推崇的是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

以美国的高通为代表的通信业巨头自然倾向于用美国人提出的编码方法 , 但华为为代表的通信业新秀也希望在这个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占据先发优势 。 在5G标准的制定中 , 经过复杂的博弈 , 最终形成了一个折衷方案:

2016年11月17日凌晨0点45分 , 在3GPP RAN1 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 , 历经千辛万苦 , 中国华为公司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 , 最终战胜列强 , 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最终方案 。

Polar code最终成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编码方案 。 而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则归属高通LDPC码 。 对于极化码来说 , 长度为N的数据块 , 其编码的复杂度是O(N log N) 。 而根据香农的判据 , 这已经到达了5G编码的最优极限 。 Polar Code是人类已知的第一种能够被严格证明达到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方法 , 纠错性能超过目前广泛使用的Turbo码和LDPC码 , 最终成为信道控制编码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