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边境之殇(下) |被遗忘的北爱年轻人,向往南方(11)

但北爱尔兰则明显落后许多。北爱经济经历了一个并不算成功的产业转型。和所有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一样,北爱尝试转向服务导向型和知识导向型的经济。但由于外部资本和培训的缺乏,进程缓慢;加之本地企业环境氛围低调保守,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大型的本土企业。来自英国政府的补贴,让北爱多年来无需为自己的赤字发愁,但也增强了其经济的依赖性,产业结构也因此非常脆弱。

长期以来,英国政府对北爱地区的发展采取“重补贴、轻投资”的战略。英国目前每年需要向北爱发放大约100亿欧元的补贴,而北爱的GDP大约在500亿欧元。此外,北爱的公营部门极其庞大,占据了总劳动力的约30%,远高于英国其他地区、也远高于爱尔兰。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入不敷出、缺乏活力的经济现状。

大卫指出,过去的三十年里,当北爱正忙于政治博弈、忙于教派隔离、忙于意识形态之争的时候,放眼全球的爱尔兰已经悄然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这对北爱的联合主义者来说,或许是个新的坏消息。

已经在伦敦和都柏林之间工作了三年的罗瑞,仍然希望有天可以在故乡北爱尔兰做上自己喜欢的职业,虽然目前看来仍遥遥无期。对于罗瑞这样的北爱年轻一代来说,当教派分野逐渐淡去,“非橙即绿”的“宪法问题”不再是他们选择的首要因素。他们更关心的,是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