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red Schipke:一些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模式相关 经济转型不能再看GDP目标( 二 )

以下为发言实录:

马骏: Alfred ,IMF最近很多年都关注了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研究,你在这方面和中国的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方也有很多的了解和交谈。对于金融稳定相关的一些风险问题,你对于中国的信心是什么呢?

Alfred Schipke:谢谢,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首先我要说的是在金融行业当中我们是在2017年底的时候发布了金融风险的报告,其中就说到了影子银行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特别是在资管方面的一些新规,确实是有一些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由非金融机构的一些借贷行为也得到了抑制,这对于缓释风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这关键还是实施落地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统一的实施落地,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广义的东西对于中国来说非常独特的就是有一些金融风险行业的风险实际上是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相关的。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实际上是很大的仰赖于信贷的发展,所以中间会产生一些挑战。这也是政府所提出的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增长,高质量的增长也会提高它的稳定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点我们提出的就是银行的资本金的问题,中国是不是满足了监管的要求,由于中国的经济现在处于转型阶段,需要一些调整。我们也是强调了一些公司如果他们不行的话就应该退出,那是不是要有一些资本来缓释一下,特别是针对那些小银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金融系统如果要是在一个非常活力的经济当中的话肯定是会遇到一些小问题的,你要确保你的系统是有韧性的,所以我们在另外一个方面强调了要继续加强资金解决的机制。中国现在要逐渐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另外还有就是资产解决的机制需要加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