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开放的平台、市场和举措 上海迈入全球创新策源地前列( 三 )

在上海,外企已经成为科创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5月15日,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投入运营,不到10天,24日,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也随之揭牌。仅在张江人工智能岛上,就可以找到英飞凌大中华区总部、IBM中国上海总部及研发大楼。

随着上海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16条意见的实施,2014至2018年,上海共引进外资研发中心75家;截至2018年底,累计落户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达441家,位居全国首位。

而作为创新体系中的主体,科技人才更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机构成。

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在科技领域,交流、合作、竞争三者是彼此相关的,把握适度的平衡关系是必要的。中国目前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合作是十分密切的,我们要保持开放,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以及公平合理的竞争。

谈到仍在建设中的松江G60脑智科创基地,蒲慕明说,希望在两年内会建成。“基地会引进国际化的人才,可以是短期的合作,也可以是长期在上海工作。预期在一年之内人才引进会有很大进展,会有一批非华裔高端科技人才全职入驻脑智科创基地。”他认为,不论是科研体制、科研环境还是相关配套,上海都是国际化的先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