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J开启赋能新时代,互联网金融如何告别陷阱与寒冬?( 二 )

向新技术要动力、向新模式要效益、向新功能要成长 , 一个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的金融新进化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 告别了对于流量和资本的迷恋 , 抛弃了割韭菜的妄想 , 金融行业的发展正在进入到精耕细作期 。 其中 , 借助新技术对金融行业进行赋能 , 从而改变金融行业的传统架构 , 正在成为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的新选择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风潮下 , 以新技术赋能金融行业似乎是一种“政治正确” 。

赋能金融行业 , 互联网金融开启新进化?

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不断将用户目标定位到金融行业身上 , 让外界简单地认为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再进化就是借助新技术对金融行业进行深度赋能 , 从而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运作逻辑 , 破解当下互金行业面临的痛点和难题 。 然而 , 赋能金融行业真的是互联网金融开启新进化的开始吗?我看未必 。

简单地进行赋能 , 并不能够改变金融行业的本质痛点和难题 。 我们现在看到的比较多的赋能方式是将新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 , 无论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的建立 , 还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客服系统的建立 , 其实都是在用新技术去代替人的工作 。 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看 , 这种赋能方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成本 , 但是 , 由于这些新技术的尚未成熟 , 最终导致一些赋能并不能够真正提升效率 , 所谓的用新技术代替人力的尝试变得得不偿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