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醒·狮》:非遗文化还能这么燃!( 二 )
《醒·狮》故事源起三元里反侵略斗争的史实,以“醒”为神、以“狮”为形,讲述两位舞狮少年面对爱恨情仇、家国大义不同人生抉择时的自我觉醒与蜕变。
该剧由80后罗丽担任编剧,以传承优秀岭南文化特色为表现,以当代人回望先辈的姿态,对百年前的历史进行回溯,“《醒·狮》这部剧虽然讲述的是三元里的历史,但它将武术里的南拳、粤剧里常用的木鱼歌创造性地融入到了舞狮中,恰恰是最能引发当地人民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的部分。”
音乐创作上,作曲王喆将广东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给人以耳目一新、荡气回肠的听觉冲击。舞美也是“燃爆”全场的一大亮点:为了更好地体现醒狮的核心形象,舞美设计刘科栋在剧中巧妙解构极具意象的狮头龙骨,分场运用,勾连成相关的场景,最终表达出“觉醒”这一主题。
其实,早在五年前,广州歌舞剧院就开始策划筹备“醒狮”题材的创作。为了将剧目中的舞蹈、舞狮、南拳更好地融合体现,剧院特地请来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和全国武术冠军,分别为剧组作醒狮及武术指导。
醒狮省级传承人赵伟斌透露,广州歌舞剧院的所有演员从头开始练习狮舞和南拳,前后经历长达三年的艰苦训练,“我们平时舞狮10分钟,对于体能已有很高的要求,而这些舞者要在台上跳一个多小时,难度不言而喻。”
推荐阅读
- 用互联网激活国家级“非遗”,资本市场追捧的匠人精神
- 香格里拉国庆必体验! 独克宗花巷非遗风物集市畅享七天
- 枫泾丁蹄、梨膏糖制作:上海拟推荐它们申报国家级非遗!
- 弘扬精武文化,传承非遗瑰宝--2019深港澳地区醒狮争霸赛新闻发布会在深举行
- 用声音来传承文化 浙江非遗地图高德上线
- 致非遗,敬匠心——一代苏绣宗师卢菊英
- 百事非遗纪录片热力发布,与传承人共“绣”年轻原创力
- IFA微记录:TCL携手非遗大师,用大屏绽放剪纸之美
- “魔豆绣娘”传承非遗手艺带动脱贫,获评CCTV年度慈善人物
- 《英歌魂》用非遗打造 热血“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