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醒·狮》:非遗文化还能这么燃!( 三 )

活用“非遗”,细节演绎传统

作为一部以岭南传统文化为创作根基的作品,《醒·狮》可谓把醒狮文化和岭南文化挖掘展现到极致。按照总编导钱鑫和王思思的话说:“整部剧无一处不关于醒狮传统和岭南文化,都是从文化中汲取灵感”。

钱鑫介绍,与日常节庆只能看到红狮不同,观众在舞剧《醒·狮》中可以看到黑、白、红狮,尤其是丧葬礼仪时使用的黑白相间的“哀狮”,现在在国内已不易见到。舞剧中,由于凤儿的牺牲,开始上场的群狮就是黑白相间的“哀狮”,这些“哀狮”都是跪地,闭目前行,代表了勇猛地战斗,也彰显了人们对在战争中死去的亲人、同胞的吊唁。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所有狮头都由黎家狮手工扎制。黎家狮自清代道光年间开业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每一个都是非遗传承的工艺品。

舞剧中大量出现长凳舞蹈元素,来自于醒狮和南拳练功所用狮凳;茶馆一段“扣指舞”则来自广东茶桌上的扣指礼仪。

钱鑫认为,舞剧《醒·狮》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舞剧,所有的创新都从传统中来,这部舞剧利用新的手段让传统文化在这个时代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