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必问效”加速落地( 四 )

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泽彩认为:“绩效指标是绩效评价的核心,没有绩效指标,绩效评价无法量化评价资金使用效果;没有确切的评分体系,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取得应有的公信力。”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发展地区有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对同一个对象的评判缺乏统一标准。因此,要秉持在差异下的‘均等’原则,以科学方法分领域、分行业、分层次地确定成本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王泽彩说。

刘小川认为,由于全面预算绩效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工作覆盖面很广,不仅包括各级政府,而且包括各级党政部门,如果仅仅依靠专业职能部门实施管理,必然力不从心、深度不够、效果不佳,因而亟待加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建设。

“应完善重大政策和项目全过程绩效跟踪机制。”曹堂哲说,重大政策、投资和项目反映施政方向,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是审计的重要内容。重大政策、投资和项目具有跨部门、跨层次、跨年度的特点,需要以项目终身责任制为抓手,通过权责清单确保各主体的协同一致,建立立项、监控、评价和结果运用等环节的全流程绩效管理制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