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农活正在变得更“聪明”( 五 )

据了解,自动化、智能化的农机具成为了今年春季生产的亮点,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春耕季,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郊外的几十万亩农田里,除了一辆大型智能播种机正在播种棉花籽,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竟然看不见一个农民劳作的身影。在现场,一辆辆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多功能一体化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正按照预先设定的播种线路,将一粒粒棉种精准播种到位。种地不用人,全程机械化,“智慧春耕”的出现正在让“农忙”变得不那么紧张忙碌。

“智能化农机帮了大忙,省工、省时、效率高!”近日,在河北省磁县南来村种粮大户赵运生的麦田里,一台无人驾驶的植保机器人在遥控器的指挥下,张开了7米长的双臂,灵活自如地行走在麦田之间,14个喷头将农药均匀地喷洒到田里。赵运生说,这台机械1次走过就完成了3个畦垄小麦的杂草防治。

“现在农民购买的农用机械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传统大宗机械,如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这类机械的使用周期为3到5年。另一类是近几年正在推广的科技含量高的新型机械,如无人植保机,使用周期为5年左右。”湖南锦绣千村农业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龚佑琼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随着集中连片农田改造、适度规模经营的逐步推进,农用机械的使用数量会逐步提高,农用机械的装备水平也会提高,农业综合效率会逐步大幅提升,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