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洛阳铲背后的盗墓江湖:大多小学文化,尔虞我诈秩序森严(13)

杨宇春说,近年来,建设、交通等施工大量增加,一些施工单位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在做地勘之前就野蛮施工,毁坏了大量的古墓葬。仅在2018年,杨宇春就接到过十余起因施工发现古墓葬的情况报告,其中多个墓葬抢救发掘出了不少精美的文物。

施工的大量增加,带来了新的难题:一些文物商贩将目光盯上了工地,一些施工方发现了古墓,最先联系的不是文物部门和警方,而是文物商贩或收藏者,甚至还有施工方发现古墓后,悄然清理后,又把古墓就地掩埋,文物部门全然不知。

相比于盗掘者、文物商贩看重文物的经济等有形价值,杨宇春等人更为看重的是,墓室的无形价值。

青神县文管所所长岳华刚认为,盗墓带来的后果是,对历史信息破坏,无法根据古墓还原信息,一些在盗墓者看来不值钱的比如石刻、题记等就会被他们破坏掉,盗墓和考古是两个概念。而且,即便是盗墓出来的物品和考古发掘出来的物品,在学术研究上也会引起争论。

“一座古墓被盗墓者打开后,出土的文物可能几百、成千上万元,但一个完整的古墓内的墓志铭、陪葬物、壁画等所反映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社会生活民俗等方面的信息,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在杨宇春看来,“墓室被破坏后,历史信息永远无法复制。他们毁的不是文物,而是历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