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虎符既然是调兵遣将用的信物 为什么要分为两半呢( 三 )

我们在书上、影视剧上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幕:古代战场上两军对垒 , 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骑马横刀 , 向敌方大将大喝一声:“来将通名!”对手报上姓名 , 两人随即展开战斗 。 不到片刻 , 败者便被斩落马下 。 双方士兵摇旗呐喊 , 却并没有参与战斗 。 这一幕在古代是真的吗?事实上 , 中国古代确实存在过这样的武将单挑战斗方式 。 人类文明早期 , 国家与民族概念还不完善时 , 战争规模并不大 , 一场战役的双方军队人数有限 , 作为统帅的将军 , 和士兵一样 , 都要直接参加战斗 , 个人勇猛在战争中起着比较大的作用 。 春秋时期 , 由于“礼”文化的影响 , 贵族之间更讲究作战中的礼仪 。 单挑能够展示贵族的个人实力和礼仪风度 , 因此 , 单挑的作战方式一度盛行 。 《春秋谷梁传》中就曾记载:鲁国大将公子友和莒(jǔ)国大将莒挐(rú)率军对峙 。 战场上 , 公子友对莒挐喊道:“士兵有什么罪过 , 何必让他们白白牺牲?不如我们俩单挑吧!”于是公子友和莒挐单挑作战 。 眼看公子友处于下风 , 他的部下便纷纷呐喊起来:“孟劳!”“孟劳”是公子友身上佩戴的一把宝刀 。 公子友被部下提醒 , 猛地拔出宝刀 , 杀死莒挐 , 因此反败为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