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今年严格将消纳能力作为风电建设前提,未纳入国家建设规模的光伏项目不纳入国家补贴范围( 二 )

上述《通知》和工作方案明确:严格将消纳能力作为风电建设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消纳能力,2019年不能组织需国家补贴的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新的平价上网项目建设,不落实消纳能力也不能建设。而在光伏发电方面,今年安排的30亿元补贴目的是支持本年度光伏发电新建项目,今年参与补贴竞价的范围是2019年新建项目,未纳入国家建设规模的项目不纳入国家补贴范围。

能源局:今年严格将消纳能力作为风电建设前提,未纳入国家建设规模的光伏项目不纳入国家补贴范围

杜绝弃风、弃光仍有难度

根据国家能源局近3年发布的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显示,2016年,全年“弃风”电量497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达到17%;2017年,全年弃风电量419亿千瓦时,弃风率12%;2018年,全年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7%。

纵观近3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弃风状况逐年有所缓解。但与此同时,弃风弃光现象依旧摆在面前,新能源“消纳难”仍是电力转型发展的主要瓶颈。

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刘吉臻曾表示:“我国新能源装机布局长期不均衡,与电力负荷呈逆向分布。比如,‘三北’地区的负荷仅占全国总负荷的36%,却集中了全国75%的新能源装机。造成弃风、弃光的主要原因,正是当地电力负荷不足,而非风光的波动性、随机性,简而言之就是‘不需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