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像磁石一样吸引我( 三 )

曾和太太合吃一个面包

1965年,为了圆“博士梦”,李昌钰操着半生不熟的英文,口袋里揣着仅够回程机票的钱,开始在美国闯荡。他到达美国的首个任务就是苦练英语,一边啃单词,一边在唐人街的餐厅刷盘子补贴家用。最困难的时候,他和太太一顿饭只能合吃一个面包。

为了补贴家用,他考取了6张代理教师执照,在业余时间当起了化学、生物老师。教师的经历锻炼了他的演讲能力,因此,他在法庭上辩论从不怯场。到了美国后,他用两年读完本科,两年读完研究生,一年取得博士学位。

至今,李昌钰仍对求学期间的艰辛记忆犹新。当时,他没钱交学费,只好同时打3份工赚学费。那段时间,他每天只能睡不到5小时,从早到晚都在教室和图书馆中度过,困到站着都能睡着。他用5年时间从本科到读完博士,这样的速度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大家看到的,都是我功成名就后的光鲜,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之前我付出的艰辛。”李昌钰的博士导师奥瓦乔是诺奖得主,他希望李昌钰能继续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当时许多美国名校,像哈佛、伯克利都向李昌钰发出邀请,但最终他选择了鉴识科学这个冷门行业。“因为我的兴趣在这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