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像磁石一样吸引我( 五 )

李昌钰感叹说,媒体和公众总是称呼自己为“神探”,但他明白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他曾经见过无数悲痛无助的受害者家人,将他当成他们人生最后的希望。但是,许多案件从一开始就犯下致命错误,错过了最佳甚至是唯一的破案机会。在这些案件面前,他深感自己的渺小,也希望将所学告知更多同仁。

李昌钰说,自己只是比普通人更好学、更细心而已。他拿起桌上一束花说。“比如这束玫瑰花,如果在案发现场,我会认真去看每一朵花的花瓣。这种玫瑰花不可能出现在北方,只可能在温室中生长,假如在嫌疑人身上找到这种花,我就在想,能否通过这种植物找到凶手的身份,每一样东西出现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都有特定的原因。早期没有大数据,就要靠大脑,我的大脑就是大数据库。”

对话李昌钰:

我81岁还在奋斗

广州日报:你今天的成功有哪些因素?

李昌钰:我从一名到纽约闯荡的穷留学生,再到高校教授、警界精英,也获得美国社会的认可。实现人生的逆转,唯有靠勤奋与坚持。我经常和学生讲,你做这一行,你别想发财。要成名,要做人上人,你的工作强度要比别人大很多,心里要平衡,不能抱怨别人在休息你却在工作,你必须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时间。我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每天都扎扎实实努力工作,所以直到现在,我每天仍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这个习惯还是改不掉。我今年81岁了,还在挑战自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