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理念共同体 实现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1)( 四 )

甜酒,是誉湘的主要产品之一,所用的是当地一种叫“桂花糯米”的当年产新米,先要浸泡四到五小时,将米泡软,用井水淘米后,放进被称为“杉木甑”的木制容器中,蒸煮约10到12分钟,再将蒸好的米饭用井水过冷,加入特制的酒曲拌匀,放入容器发酵40到45小时,就可以“出窝”了。

“出窝”,是专业术语,意即完成酿造过程的甜酒,用甜酒煮鸡蛋是本地人常吃的一种食物,“很滋补。”袁先斌说。

另一工作间里,几位本地姨婆正在手工包着红枣糯米粽,小小一只,精致剔透,她们用的是“老办法”,将裹粽子的线绳绕在竹制小椅凳上,一拉一拽,几个捆扎,一只精巧的粽子就裹好了……包的人不觉什么,看的人却被这原始的手作温情感动。

像这种季节性食物,誉湘以“计件取酬”方式聘用临工,包一只粽子报酬0.18元,熟手一天可包500只左右,意味着能有90元收入。

酿造甜酒和包粽子所用的糯米,全部来自誉湘自有的水稻种植基地,此外还有20000亩红薯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红薯产业,将红薯制成薯粉、饼、条等系列面向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