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途”难返( 五 )

“仅靠救治,海龟数量不会增加”

经过5年多的经验积累,志愿者们“医术”渐长,救助站也越来越出名。有一次,琼海边防部门查获罚没了96只海龟,专门邀请志愿者团队对海龟进行体检。经过一天一夜的忙碌,最终有6只海龟被留下救治,其他则放归大海。

队伍越来越专业,史海涛的忧虑却没有减轻,“仅靠救治,海龟数量不会增加。”

叶政廷刚回国时,在三亚的市场上看到有人公开买卖海龟,“我当时惊讶得就像看到有人在买卖大熊猫。”

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有关部门一再加大力度打击海龟买卖,但暗地里的海龟交易仍在进行。在走访中采访人员询问了多家水产店,不少店主都表示能在半小时内将海龟送上门,“价格按重量定,都是渔民捕上来的。”

除了直接捕杀,海岸过度开发同样威胁着海龟的繁衍。据史海涛介绍,大部分海龟会返回出生地产卵繁殖。“但现在的海岸大都是连片开发,密度之高,距海滩之近,海龟已经很难找到产卵场所。”

余培海还记得两年前因吞食塑料袋被送到救助站的海龟“素素”。由于开刀手术风险大,志愿者们决定通过喂食高油脂食物,让“素素”自己排出体内的塑料袋。这一过程整整耗费了3个月,“每当我们以为已经排干净了,过几天水面上又飘起一些塑料袋的碎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