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医生助手”助力糖尿病防治( 三 )

“当前医生资源不足。拿瑞金医院来说,26个内分泌医生每天要接诊近1000人,管理90张糖尿病病床。如果不借助AI达到标准化,是无法实现的。”宁光说。

而在代谢中心有400个指标,主要用来定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在医院,患者在医院做了大量检查,到底有没有用?现在,通过AI技术、大数据技术,可将所有数据都记录到系统里,医生无需花费很长时间了解病情,可以直接知道所有结果。

第二个环节是患者。医生需要了解他的生活场景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不让吃糖,他真的没吃吗?让吃药,他真的吃了吗?这些医生都不知道。

“我们将这些医院外面的环通过APP上传到云,同时和医院的环打通,从而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起来。如此就能发生很多改变,比如可以做糖尿病风险的预测。目前,我们糖尿病风险预测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3%。”宁光表示。

此外,科学家们正在将全身唯一能看到毛细血管的地方——眼底,作为突破口。通过眼底彩超推出的“视网膜全病种解决方案”不仅能反映眼部疾病,还能反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累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