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而生?五个角度深入了解科创板( 十 )

如何避免不理性?

定价更多依靠市场机制,用制度防范非理性,监管上需严防股价操纵与股票炒作

保持市场的理性状态,直接关系到科创板的平稳推出和运行。自设立科创板消息发布以来,科创板“影子”股在A股市场受到热捧,相关行业或类型的股票估值较高。科创板股票发行以“市场主导、强化约束”为原则,建立市场化询价方式。这一制度能否实现科创板新股发行的合理定价?A股历史上的“三高”现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会不会重现?

李迅雷表示,科创板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行价格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同时强化市场有效约束,对于科创板企业的定价不能简单地采取市盈率指标来衡量。在市场化定价原则下,新股价格将通过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询价定价方式产生,在突破性的制衡制度框架下,市场博弈的有效形成将有利于抑制新股上市后股价遭受“爆炒”的现象。

发行定价能否合理?

针对这一点,科创板在制度上精心设计了6道“安全阀”。第一道,全面采用市场化询价定价方式,将询价对象限定在证券公司等7类专业机构。同时,提升报价约束和定价专业性,压实“买者自负”责任。第二道,沿用现行剔除最高报价规定,设置同一网下投资者报价区间,防止网下投资者为博取入围随意报价、报高价的“搭便车”行为。第三道,重视网下投资者报价平均水平、中位水平参考性定价,设置梯度风险警示机制,审慎合理确定发行价格。第四道,要求路演推介时主承销商的证券分析师应当向网下投资者出具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发挥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对发行定价的引导作用。第五道,鼓励发行人高管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引入保荐机构子公司“跟投”机制,平衡一级市场买卖双方力量。第六道,设立科创板股票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充分发挥指导建议作用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