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龙能拯救中国音乐剧吗?(13)

6 月 5 日查看《美女与野兽》端午节假期的票版 , 6 月 8 日 12:00 的中午场只卖出 2 成 , 17:00 的晚场大概卖出 3-4 成 , 最低档的 190 元价位都有不少可选——临近演出 3 天 , 这个数据表现真的是相当差了 。 要知道在百老汇 , 《美女与野兽》可是迪士尼的头牌 IP 之一 , 以 5461 场演出排名演出最长的第十位 。

到这里 , 就不得不讲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上述提到所有在中国演出过的音乐剧 , 没有一部是国内原创 , 英文原版不必多说 , 中文版也都是改编 。 《我的遗愿清单》向韩国买的版权 , 《谋杀歌谣》和《变身怪医》原版都是英文版 , 《白夜行》是东野圭吾的原著 , 一分钟卖完的音乐剧《信》也是东野圭吾的原著——高产的东野圭吾是这几年国内话剧、音乐剧逮住可劲薅的羊 。

与日本、韩国一样 , 中国也在经历引进原版-改编为本国语言-发展本国原创的阶段 , 这三个阶段并非割裂 , 而是同时存在 。 拿韩国来说 , 他们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 , 能够产出质量相当不错的原创小剧场音乐剧 , 并且能够向海外输出版权 , 但国内还在第二个阶段 。

中文改编、中文原创目前面临的问题其实是类似的 。 缺少资金-人才匮乏-创作、排练时间不够-首轮上演准备仓促-演出效果不好观众不愿买单-制作方亏本 , 国内音乐剧就此陷入恶性循环 。 作为一种现场艺术 , 音乐剧一般需要长时间的演出和轮次来打磨 , 但可惜的是 , 很多音乐剧都在演过一轮后收场 , 再没有机会面对观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