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乐音响业绩“洗大澡” 两起并购埋下巨亏祸根( 八 )

进一步剖析飞乐音响期间费用变化情况,可以发现,期间费用中的销售费用下降了6.76%,这与当年营业收入下降39.35%幅度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那么,为何销售费用下降幅度要远小于营收下降幅度呢?

从销售费用构成情况看,2018年飞乐音响销售费用中的运杂费从上一年的1.65亿元增加到了1.78亿元,增加超过千万元。广告宣传费则从2017年的8262万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8655万元,增加了390多万元。此外还有咨询费、保险费2018年也均比上年度有所增加。这就让人奇怪了,在收入的大幅下滑下,飞乐音响销售费用中的这些费用却为何反而越来越多呢?这是为什么?

在管理费用中,研发费用出现了大幅下降,从1.76亿元下降到了1.28亿元,减少了将近4800万元,而管理人员的工资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2.57亿元大幅增加到3.13亿元,增加幅度达到了21.73%。在营收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为什么管理人员还会逆势增长?而梳理该公司的员工构成情况表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

从《红周刊》采访人员整理的飞乐音响的2017年和2018年员工对比情况表来看,其2018年员工人数大幅减少,这与其2018年效益不好的影响有直接关系。此外,生产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也都在大幅度减少,可让人奇怪的是,该公司的行政人员和其他人员数量却不减反增。在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利润出现巨亏的情况下,飞乐音响一方面减少生产、销售以及研发人员,另一方面却在大幅增加行政管理人员,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