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天上的哨所”( 六 )

通信“大拿”孙少周专业过硬全团闻名,每年上级组织培训、比武,他都是“金牌教员”首选。为此,不少单位向他伸出橄榄枝,甚至有地方公司放话:只要他肯跳槽,立马高薪录用。可他始终不为所动,坚守哨所10余年,退伍前为哨所带出2名后备力量,留下10余本技术笔记,至今仍造福守哨官兵。

四级军士长韩乃德,不仅是哨所的政治小教员,还是哨所的文化辅导员。不少卓拉哨兵想退伍后继续建功第二故乡,恰巧西藏自治区有政策,欢迎优秀退伍军人报考地方院校,培养高原人才。韩乃德在哨所设立备考书桌,悉心辅导战友,助其一臂之力。如今,从卓拉下来考取地方公务员的退伍老兵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

卓拉离天很近,离湖却很远,用水难题一直困扰着哨兵。在漫长的封山季,自然可以取雪化水,可开山后,需要远程取水。为了省去背水一环,让战友聚力戍边,四级军士长杨东儒在屋顶与楼道间梯次设置管道,收雨进箱,集露入桶。大家说起“东儒牌”集雨设备就滔滔不绝。

“哨所就是我们的家”

2017年底,时任哨长嘎桑次仁的爱人来队探亲,面对苍茫天路和头顶掠过的雄鹰,她上山探亲成了难题。团里特事特办,决定借助机械开道。团领导主动出面协调,就近调来推土机铲雪开道,让“护花小分队”沿着车辙前行。推土机掀翻云天雪海,大家默默跟进,哪知开山不足2公里,推土机就“掉链子”,进退不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