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IP迎来变现潮,它是内容与粉丝的共生体( 九 )

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已经连续多年票房高速增长的本土电影产业,其主要收入还是票房收入,如何提升电影衍生品与授权业务、实景娱乐等收入一直是业界的难题;而生产和播出了大量影视剧、综艺的在线视频平台则大多以“精品内容+付费用户+广告业务”模式实现营收,内容IP变现停留在上游端。如何对IP授权进行精准的把控与评测,为合作品牌厂商找到最合适的授权模式,成为众多IP持有方的重要课题。

其实,IP合作变现不仅是品牌商的需求,更是IP生产方必须要推进的事情。腾讯副总裁孙忠怀表示:“最近两年我们越发感受到,仅把自己定位为播放平台是不行的。IP效应越发凸显,衍生出多样的体验价值,所以我们开发游戏产品、粉丝养成平台文学和漫画阅读平台,还推出了IP衍生品用户福利平台。丰富的平台产品不仅为用户提供优质体验,也能够以更多渠道助推内容价值落地。”

IP的价值固然已经得到市场检验和大众认可,不过,并非每个IP都适合用于商业化运作,也不是每个IP都适合任何商品,只有经过拓展运作IP,并经过严格市场分析定位的情况下,才能进入跨界合作,否则很可能给品牌带来坏的形象。一些过气、形象较差、与品牌形象不符的IP显然是品牌商要远离的,但具体如何操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