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 内生动力在何处( 二 )

北京朝阳合生汇“深夜食堂”联合200余家特色餐饮商户、30家跨界平台,倡导夜间生活新方式;首创奥特莱斯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2点,直接带动零售额增长近1倍……

对于北方城市而言,“深夜经济”的确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灯火辉煌、红肥绿瘦、推杯换盏、呼朋引伴……“脑补”的场景似乎和现实有些距离。然而,作为特大城市的首都,决然绕不开“发展”的重大课题。这种发展,是一种把握当下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的发展,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京会提出“深夜经济”的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梳理发现,虽然“夜间经济”的模式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但制度设计者们对此却从未停止过思考。

顶层设计

“夜间经济”是刺激消费的“新动能”

早在去年年末市委全会期间,市领导就首次提出了“培育‘夜间经济’、形成消费引领服务业发展新动能”的思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全会上,“夜间经济”是作为和“入境旅游”“电子商务”“国际教育”并列的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模式而提出来的。而这种消费升级,和新一轮服务业开放、推动5G 布局、城市有机更新一起,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