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地”里种出新希望( 二 )
石漠化号称“地球癌症”。过去的西畴,漫山遍野的石头,贫瘠稀少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有地质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末,全县处在温饱线以下人口占到总人口80%以上,食不果腹、房不遮雨是普遍现象。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占有粮仅135公斤。
江龙村、多依坪、岩头村……这些村寨都有一个共同外号“三光村”——“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
江龙村70多岁的刘超仁说,他们村过去不仅是“三光村”,还是有名的“口袋村”,辛苦种一年地只够吃半年,村民经常扛着口袋借粮食吃。
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失去生存条件的窘境,当地老百姓将如何抉择:搬家?等政府帮扶?靠社会救济?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1990年12月3日,王廷位、刘登荣等党员干部带领蚌谷乡木者村300多名群众,喊出了“搬家不如搬石头”的口号,男女老少齐上阵苦战105天,用铁锤、铁杆等原始工具,在石旮旯里刨出了600多亩保肥、保水、保土的“三保”台地,秋收时玉米增产了4倍,一举甩掉了“口袋村”帽子。
推荐阅读
- 特朗普终于对华为让步了?加拿大突然宣布,孟晚舟迎来新希望?
- 发布70天!坚果Pro3,是否带来了“新希望”?
- 新希望涉足生鲜电商,上线“鲜小厨”
- 新希望预盈30亿 增幅逾100%
- 资产荒下供应链金融的新希望!
- 威马汽车带来产业新希望:用数据化、智能化推动产业变革
- 新希望乳业:从“鲜”出发不走寻常路
- 新希望乳业 从“鲜”出发不走寻常路
- 为消费食品创业者全面赋能 新希望产品合伙人计划发布
- 《创新者》节目:刘永好,在新希望中创新,在创新中孕育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