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成为未来餐厅的标配吗( 二 )

后厨机器人自动炒菜,自动蒸饭,打菜窗口无人化管理,消费者自助选餐,刷脸结算……原来食堂也可以变得很酷,经营食堂也不再是一个劳累活,进销存、物流实现系统化管理,前后端数据全部打通,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产生附加价值……

在日前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一个由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型食堂档口被“搬进”了展会现场。这套名为“智慧食堂”的团餐信息化解决方案集ERP管理、智能硬件、移动支付于一体,通过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优化食堂经营,让档口和菜品数据、用户和菜品数据、经营数据等实时链接起来,并落地应用。

“分析消费过程中沉淀的消费数据、支付数据和用户数据,可以帮助食堂经营者得知消费者的用餐喜好、消费趋势,经营者可以更精准地选择餐品品类、进行食材配置,避免食材浪费。”禧云国际首席运营官王习印说。目前,“智慧食堂”已在上海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苏师范大学等数千所学校应用。比如,在重庆邮电大学,“智慧食堂”除了帮助食堂实现收入环比增加33%外,剩餐率降低2%,同时还提升了食堂的运营效率、缩短账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