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逆风飞扬?上海二三产业两个新晋“千亿”,正在和世界握手( 四 )

上海电气的规模曾一度迫近过“千亿”线,一度又渐渐远离。“行业大环境不景气,传统电站主业萎缩”,是反复被提及的客观因素。

近年来看似一路顺风顺水的上海外服,也有抛不开的烦恼。上海外服以服务沪上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业务起家,在沪外资企业整体进入成熟期,大举扩张、招兵买马的“黄金期”已经过去。靠什么发力增长,亦是这家服务业“千亿户”的难题。

经济运行总有起伏周期,面对逆周期,曾经的“客观困难”会变本加厉。对企业来说,是蛰伏守业,还是冒险突围?

“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冲破难关。”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郑建华回答。

旧动能衰退、新动能还未壮大,怎么办?答案就是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全力以赴去发展新动能。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上海电气没有再纠结于“客观困难”,目前企业新能源装备在手订单超过1.7GW,第一次超过了传统能源。

从长三角田间地头的污水处理,到迪拜的全球最大光伏电站,上海电气的新动能多点开花,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这不但抵消了传统业务的下滑,还让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新接订单三项主要指标同创历史新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