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咖啡之翼」收购「莱杯咖啡」,智能咖啡机的“决赛圈”怎么打?( 三 )

回归本质,咖啡还是餐饮生意

采访中,尹峰格外强调一点:虽然智能咖啡机和外卖咖啡都很火热,但咖啡的底层逻辑是个慢生意。资本的注入确实显著提升了大众对咖啡的关注度,咖啡正在逐步从舶来品过渡到日常必需品,对赛道上的所有玩家来说,都是好事情。

如果观察海外成熟的咖啡市场,从来都只有占据上游的“咖啡品牌”与“咖啡设备品牌”,而没有一个“自助咖啡设备运营品牌”。同理,最近上市的瑞幸也一直自称“中国咖啡品牌”,而非“外卖咖啡品牌”。

自然地,咖啡之翼给自己的定位是中国的“咖啡品牌”。品牌业务包含“咖啡之翼”连锁咖啡店、智能零售现磨咖啡机“自由翼”、迷你门店“小小翼”,以及为了匹配这些业务而搭建的供应链体系。

参照英国咖啡品牌 Costa(2018 年被可口可乐收购),除了众所周知的门店、供应链,他们同样有自助咖啡机 Costa Express。在尹峰看来,这样的业务延伸是正常的成长路径,为了满足所有消费者,“咖啡品牌必须无处不在”。

而与自助咖啡机赛道上的竞争对手相比,尹峰认为咖啡之翼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中国本土咖啡市场及用户的理解”。主要可以体现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