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砖上的成都记忆(18)

广汉出土的这方画像砖上,也有“市楼”和“东市门”几个字。画面上既有商贩招徕顾客的情景,也有顾客和商贩讨价还价的场面。而在一间无人问津的庖厨店前,店主斜倚在灶壁,似乎正在欣赏眼前的热闹景象。市楼的下面一层,两位管理市肆的官员正在悠闲地喝茶聊天。

汉代政府对商品交易的管理十分严格规范。县以上的市场(市)均筑有阛(市墙)、阓(市门)、隧(道路)。市场还有专门的官员“市令”“市长”进行监管,他们的办公地点称为“市楼”或“旗亭楼”。市肆按照商品的种类划分销售区域,规定了开市、闭市的时间,有专职的“门大夫”负责开关市门。市场内的商品应有尽有,人们在市场内即可买到所有的生活必需品,类似现在的综合交易市场。这种集中交易的方式既便于管理,又为城市居民购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关于成都的“市”,《华阳国志·蜀志》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很夸张的故事:汉武帝时,一个地方官因修筑僰道不力而被朝廷使者唐蒙问斩。临刑前,他竟长叹一声:“忝官益土,恨不见成都市。”唐蒙听后恻隐之心顿起,居然下令暂缓行刑,将其押解至成都,满足了这位官员在临死前一睹“成都市”的心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