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访「雨女无瓜」创造者:能火起来,因为它真实和可爱啊( 五 )

不论是“蓝瘦香菇”还是“雨女无瓜” , 甚至“买了否冷”“鸡你太美” , 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眼看过去人们完全看不懂 。 它们要么是塑料普通话 , 要么是散装英文 , 总之是一种背离主流语言体系的产物 。

这些“奇怪的口音”和人们的日常用语差别极大 , 也带着非正式和土味的色彩 。 其中的差异性 , 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享受新语言的新鲜感;土味的表达又降低了使用的门槛 , 能够让这套语言体系拓展到更广阔的人群 。

在这里 , 可以借用语言学的观点进行解释 。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 , 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 。 巴尔特进一步阐释了索绪尔的观点 , 能指是我们通过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 , 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形成的心理概念 。 当能指指向新的所指时 , 就创造了神话 。

暴火之前 , “雨女无瓜”的能指和所指都是无意义的 。 在新的语境下 , 由塑料普通话引发的“口胡”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 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所指 , 创造出一个神话 。 新的所指和旧的所指反差越大 , 神话就越能引起人们进一步使用和扩展语料库的狂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