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访「雨女无瓜」创造者:能火起来,因为它真实和可爱啊( 六 )

土味热词 , 真香!

最先发掘出雨女无瓜梗的up主吴木木-告诉刺猬公社 , 他认为这些词汇能够流行 , 最关键因素在于“可爱和真实”:《巴啦啦小魔仙》是一部爆款剧 , 早在十年前就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了痕迹 。 如今所有被提取出的梗 , 都是最典型、最塑料普通话的 。 它们是反精致的 , 一切都带着粗砺的真实 。 “直击人们的童年记忆” , up主吴木木-这样说 。

除了内容本身的特性 , 人们疯狂传播和二次制造的过程和动因同样值得关注 。

“迷因”(meme)的概念可以解释网络热词传播过程中 , “人类本质是复读机”的现象 。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了“迷因”的概念 , 即文化的遗传基因 。

它是文化变迁的基本单位 , 在文化的更新过程中 , 人们通过对特定文化中典型行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复制 , 来实现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

清华大学副教授常江在解释“迷因”概念时曾言 , 在某种程度上 , 社交媒体的文化影响几乎完全是建立在模仿行为之上的 。 网友复读机般使用“雨女无瓜”等流行词 , 本身就是一种复制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