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流量带货之“眼见不为实”( 八 )

用小号卖三无、劣质商品 , “东窗事发”之后弃用账号 , 让用户投诉无门 , 更无法退货、退款 。 同时 , 大量第三方小程序、交易平台 , 让消费者无从分辨真假 。 这些动人的画面、亲切的商家、悦耳的配乐、有趣的“故事” , 更是让观众为了一些所谓的“匠心”和“情怀”上单受骗 。

那么 , 这些商家的行为不应该受到平台的监管吗?为何会出现这种无良商家行骗还不受惩戒的现象?

依赖第三方电商 , 有争议易脱责

随着类似的事件被曝光和持续发酵 , 媒体对这些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的质疑也随时而来 , 显然 , 目前流量带货过程中 , 平台方的监管不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

更为尴尬的是 , 监管不力带来的负面问题 , 不仅是对消费者 , 也对平台上的本分商家造成了不良影响 。

家住福建漳州南靖的短视频博主张媚(化名)向懂懂笔记透露 , 她在平台上发布的自家生产的笋干视频 , 也曾被其它商家盗用 。 让她感到气愤是 , 盗用视频的商家 , 销量比自己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