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皮尔法伯集团首席执行官Eric Ducournau:从“药妆”到抗癌药, 中国是一片蓝海( 四 )

剧变的中国市场

接下来,中国巨大市场的红利、数字化的变革、监管的动态和消费者的喜好变换,对于不具有规模体量的外资企业来说,处处是机会也随时在竞争。

贝恩《消费者报告》称,2018年上半年增速最快的是个人护理用品品类。尽管销量下降2%,但销售价格平均11.5%的大幅增长推动销售额增长9.3%,几乎为快速消费品平均销售额增速的三倍。护肤品和化妆品中的“药妆”和含有天然成分的小众产品是高端化背后的推动力。

每个品牌都知道护肤品要抓住年轻消费者,“虽然这两年彩妆更为活跃,但皮肤护理仍占大部分中国美容和个人护理销售。中国消费者,即使是在非一二线城市,也普遍有使用基础护肤品的习惯”。Eric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喜欢寻找新奇事物、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喜欢在手机上进行网上购物,“50岁以上的消费者仍然被国外品牌所吸引,年轻女性使用抗皱产品也很普遍”。

与此同时,本土产品的崛起也让竞争激烈化,Eric表示,中国美妆行业正在成为亚洲美容市场的新兴产业,中国美妆品牌吸收了世界领先产品的优点并根据中国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进行调整。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HKTDC)研究显示,中国的国产品牌由于扩展到二、三线市场,所以在过去几年中表现非常好,同时也推动了各平台的在线销售和微信和微博广告带来的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这样一来,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并与国际品牌产生了竞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