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皮尔法伯集团首席执行官Eric Ducournau:从“药妆”到抗癌药, 中国是一片蓝海( 五 )

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不断变化,就像一个“旋转门”,许多品牌进进出出。贝恩在2013年选取了276个护肤品品牌进行研究,四年过后,27%的品牌已经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但一些本土品牌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比如凭借2013年至2015年56%以及2015年至2017年19%的年均增速,百雀羚从护肤品领域排名第十的企业一跃成为业内龙头。

电商和数字营销是最不可忽视的助力,Eric说,“电子商务渠道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测,它是全球性的趋势,而中国发展最快最先进。基于这一趋势,皮尔法伯中国和集团总部在这几年都将数字化定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并已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除此之外,“药妆”类产品还面临本土监管的风险,对于如何进一步建立品牌、创新营销也多了新的挑战。

2019 年1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明确指出:不止我国,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在法规层面均不存在“药妆品”的概念。避免化妆品和药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国(地区)化妆品监管部门的普遍共识。我国现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规定,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症,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广告宣传中不得宣传医疗作用。对于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的产品,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的,属于违法行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