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经典回顾】向前看科创板欲来,向后回顾创业板历史( 二 )

研发占收入比重均值为13.6%,专利数量分布不均衡。从专利数量看,目前专利数量较多的,如晶丰明源,达到1131项,而大部分企业专利数量集中在100以内。从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看,企业之间差异较大,可能和企业的科技属性、行业属性相关度较高。微芯生物研发占收入达55%,而像国盾量子、虹软科技等研发占收入在30%左右。平均来看,其已报会企业研发占收入为13.6%,在当前A股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已报会企业过去2年净利润平均增速40%,ROE达26%。整体来看,报会企业大多数处于产业生命周期高速成长期。其中,已报会企业过去2年利润增速超过100%的企业达到22家。剔除这22家后,科创板已报会企业利润增速均值在40%,ROE为26%。

以史为鉴,创业板第一批28家企业行业市场、业绩表现面面观:

1)从板块收益角度,首批28家企业一直有正收益。其收益最低点在2012年12月,为24%。如果持有3年,其收益为44.5%,期间最高收益为162.5%。如果持有5年,其收益即为最高收益(282.9%)。如果上市至今一直持有,其收益388%。

2)从相对收益来看,首批28家企业相对于沪深300、中证500一直有超额正收益。以首批企业2009年10月30日上市日作为基期,其相对于沪深300、中证500的相对收益最低点出现在2010年2月,分别为58.2%、41.4%。其相对收益最大值,即为持有至今,相对收益达到300%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