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医生吁正确面对残障儿童“缺陷”促其融入社会( 三 )

儿童康复医生吁正确面对残障儿童“缺陷”促其融入社会

在婴幼儿治疗室里,治疗师进行“脱敏”康复训练。 高康迪 摄

“亲子化的康复训练,不仅让孩子得到了一个窗口,让家长的心理也得到了一个释放和缓解,正确面对自己的孩子。”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景玉珍举例说,孕期干预非常重要,曾经有一位母亲在怀孕期间喷洒农药,生出的宝宝是脑瘫,造成了不可逆的后果。“越早发现问题、越早进行康复效果越好。”

“诱发孩子的主动性,需要成百成千次的引导,孩子们才能理解学会。”儿童康复科引导式教育组引导员王彩云说,最初上班时,感到十分焦虑,很想让孩子们快快进步,但是经过实际交流发现,真正的进步需要点滴积累,“慢下来反而更快。”

“很多家长认为脑瘫儿不能走路,在于腿部的力量不够,事实并非如此,走路感觉的建立、肌肉之间的协调能力反而对于脑瘫儿的独立行走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王彩云将每个孩子的症状熟记于心,每天下班后进行总结归纳,什么样的方式孩子可以更好的接受,更好的理解,经常和家长沟通孩子回到家里状况,鼓励家长多发现孩子的优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