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首届央视标王1.3亿贱卖,一代巨头落幕( 九 )

当时有记者问“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数字?”

秦池酒掌门人姬长孔回答:“这是……我的手机号码 。 ”

以3.2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让一个记者记住一个人的电话号码 , 堪称疯狂 。 犹如节日中那道迷失的冲天烟火 , 在陡然而起的万丈光芒之后 , 不可避免的是骤然坠地的永恒消失 。

然而 , 1996年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年份 , 见证了鲁酒的衰落 , 成为川酒贵酒崛起的开端 。

这一年 , 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节约粮食、控制白酒业发展的倡议 。 此后 , 全国白酒年产量逐年下降 , 孔府宴酒也从高峰阶段的年产量3.5万吨滑落至1万吨左右 。

年底秦池蝉联央视“标王”的同时 , 北京《经济参考报》的四位记者便开始了对秦池的一次暗访调查 。 一个县级小酒厂 , 怎么能生产出15亿元销售额的白酒呢?

在邛崃县 , 记者找到当地一家叫“春泉”的白酒厂 。

一个从未被公众知晓的事实终于尴尬地浮出了水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