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信托系消费金融公司来了 中信消费金融获批开业( 二 )

中信股份曾在2017年年报披露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原因,是为了组建产业链闭环。

公开资料显示,在金融板块,中信旗下已有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务,并通过两种方式参与消费金融,一是中信银行通过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主要是信用卡)发放大量个人消费贷款,二是深度介入海量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为花呗、白条、金条、自如、小米和拿去花等提供大量资金。

一位信托业人士分析称,形成产业链闭环能更好地留住用户,将集团的各类企业客户、个人客户资源逐一打通。“中信信托提供信托灵活牌照,可以做各类业务。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肯定利于产业链其他业务,比如股权投资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等。”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不含房贷)规模为8.45万亿元,市场渗透率为22.36%,预计到2020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届时渗透率将达25.05%。由此可以判断,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这片蓝海也吸引了国内约六成的信托公司入局。据云南信托研发部统计,2018年消费金融市场的入局者新增13家信托公司。截至2018年底,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近40家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业务。公开资料显示,除外贸信托、云南信托、中航信托和渤海信托等较早布局外,爱建信托、江苏信托、百瑞信托和北京信托等纷纷杀进消费金融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