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8年造芯简史:从0到500亿,沙漠里开出郁金香( 八 )

这是一群华为芯片工程师负重前行的故事 , 是华为二十八年造芯史的简写 , 亦是观察中国半导体产业漫漫长征路的一扇窗 。

海思:价值500亿人民币的华为坦克车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4年成立半导体子公司 , 华为要自主研发芯片的决定一直令很多人无法理解 。

芯片是个极难跨越的险滩 , 动辄烧钱数百亿级别 , 极度耗费时间还不一定能有成效 。 市场上多少芯片公司在老牌芯片制造商的阴影下艰难生存 , 而一个非芯片基因出身的公司想要做芯片 , 这在多数人眼中无异于天方夜谭 , 最终结局也想必是石沉大海 。

如果只是想挣快钱 , 那大可不必砸钱搞芯片 , 万一没成 , 可能整个公司都跟着受拖累 , 但这只是短期的风险 , 而长期的风险是 , 如果有一天来自第三方的基础部件和技术都没了 , 华为是否依然能玩得转 。

▲任正非

显然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思考的是如果让华为长远的活下去 , 在研发12年ASIC芯片后 , 华为在2004年10月成立全资子公司海思半导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