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8年造芯简史:从0到500亿,沙漠里开出郁金香( 十 )

根据芯榜发布的国内2018年半导体设计企业收入排名 , 海思2018年以超出500亿元人民币(73亿+美元)排名第一 , 遥遥领先第二名 。

海思官网的介绍中 , 穿插着这几个关键数据:200+芯片组、8000+专利、100+国家、7000+员工……在28年的研发历程中 , 海思陆续切入多媒体终端芯片、安防领域的视频监控芯片、移动终端的SoC芯片和基带芯片、物联网芯片、云端的服务器芯片和AI芯片等多个领域 , 这些产品线大多成长为所在领域的种子部队 , 在国内甚至全球市占率位居前排 。

海思的崛起绝不是偶然 , 在这么多勋章的背后所隐藏的东西 , 远比我们想象到的更为复杂 。

1991-2003 前传:沙漠里开出的郁金香

任正非曾说过一句话:“沙漠里是不能种郁金香的 , 但是改造完的沙漠土壤 , 是可以种植的 。 ”

1984年成立的华为 , 是个倒买倒卖交换机的“二道贩子” , 老板任正非别说不懂芯片了 , 就连通信技术基因都是零 。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贫瘠的技术沙漠 , 在用十几年的光阴 , 浇灌出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花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