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华为28年造芯简史:从0到500亿,沙漠里开出郁金香(36)

高通断供,华为有自己的麒麟和巴龙;英特尔断供,华为有自己的CPU鲲鹏;ARM断供,华为已经购买了ARM v8的永久使用权并熟练掌握ARM架构的设计和修改。

长远的路依然艰险,至少暂时性的困难足以应对。

海思也有还没能攻克的短板,自研GPU还未赶上国际一流GPU的水准,在射频领域与国外顶尖企业暂时难较高下。

但,这不只是华为的危机,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软肋。

芯片设计必备的EDA工具、模拟芯片皇冠上的明珠射频芯片都长期被欧美厂商卡脖子。

晶圆代工的形势更为严峻。最先进的制程工艺掌握在台积电和三星手里,内地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制程量产,还要等今年下半年。

中芯国际要想突破更小的制程,就需要买更精细的“刻刀”——光刻机。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均由荷兰ASML打造,而中芯去年花1亿美元从ASML买来的中国唯一一台EUV光刻机迟迟未闻进入国内的消息。更危险的是,ASML造光刻机的光源、激光发生器等核心部件,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

推荐阅读